艺术家专区 艺术家搜索
周扬波书画家
首页 | 艺术家简介 | 作品 |

周扬波

艺术家简介

1981年生于安徽合肥,现居北京,曾于中央美术学院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书法院深造。
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专项高研班助教,西部助学交流中心艺术总监,水墨丹青誌艺术总监,松韵堂门下。
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展览并获奖:
《溪山秋色》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菜乡情名家邀请展 
《秋山清韵》入选北京美协举办的美好家园全国书画展
《皖峰叠翠》、《溪山隐居》入选内蒙古中国画名家邀请展
《寒山转苍翠》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菜乡情”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银屏山秋韵图》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湘潭)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节书画展 获优秀奖;
《夏山隐暑图》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长江颂”全国中国画提名展 获优秀奖;
《乡村新气象》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同源——首届中国画作品展;

才情源于本心

 ——谈周扬波山水画 文--翁芳友
周扬波幼承家学,在其父著名画家周逢俊的指导下,多年以来,他深入细致地研究和临摹传统山水经典作品,并结合写生对自然丘壑、物象生机做深入的研究。早在七八年前,曾在其家中,看到其精心临摹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龚贤的《溪山无尽图》长卷,其时年二十余岁,但是对两幅经典作品的笔墨、气韵的把握令人惊叹,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宛如眼前。周扬波对绘画有着超乎同龄人的天赋。绘画是需要天赋的,“天赋”单从表面字意来看,“天”指的是“自然”,“赋”是“赋予”,合起来应该是自然赋予的意思,也就是一种生来就具备的,天然生就的资本。绘画的天赋则是真正的对绘画方面的特殊敏感度,这种敏感度也是与生具来天然生就。我想,他的这份“天赋”,一半来自其父亲优良的艺术基因的遗传,另一半是原于他能以平静的心境去观照事物,以真诚的态度去学习传统,去体悟绘画本体的精妙,回归传统中国画的笔墨本质。

良材美质固然好,美玉还要好雕工,艺术教育也是如此,其父周逢俊就是在他幼年的时候发现他具有一定的绘画天赋,从而将他引入中国画学习研究这条道路上来的。良好的教育也就是及时地发现、正确地引导、深入地挖掘。周扬波家学丰厚,其父在他绘画学习过程中,不仅传授他正确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带他进入了一条学习中国画的正途,使他较早地理解和领悟了中国画发展的本源与正脉。艺术需要真正的艺术教育,艺术需要有艺术天赋的人才,艺术应该是属于有艺术天赋的人的舞台。更重要的是,要对有艺术天赋的人给予正确引导,充分发挥他的艺术天赋,使之成为真正的艺术人才。

因此,周扬波在学习绘画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然而,他并不以此而感觉优越于同龄人而坐享其成,而是心无旁骛地专心绘事。在学习中国画的过程中,周扬波是极其勤奋的,在过去的十余年里,常常是一直在枯燥的思索与机械的笔墨挥洒中迎送着它们。要使作品充满创造和想象,作品的每一个部分,每一个笔触都充满生命,更深刻更直接地搏动人的心灵,不仅需要过人的艺术天赋,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学习过程中一笔一墨的实际体验和一点一滴的积累。因为艺术除了需要个性、风格还需要难度,需要别人难以达到的笔墨技巧的难度。笔墨技巧的难度只能是靠勤奋地笔耕不辍,舍此而无他法。对此,周扬波有着清醒的认识。十多年来,他不仅临摹了大量古人山水经典作品,还跟随其父亲近山川,饱游饫看,画了大量的写生作品。

1918年10月,蔡元培曾在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上作了一个演讲,开场便提及“此后对于习画,余有二种希望,即多作实物的写生及持之以恒二者是也”。当今中国画坛,确已出现了多元化的创作格局,一个世纪以来,从西方美术引进中国,尤其是写实主义引入以来,改变了中国画一味临摹古人,陈陈相因,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的弊端,提倡到大自然中,到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强调写生、推重写生,使写生蔚成一种风气,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写生也应当作为中国画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周扬波把“师古人”与“师造化”结合起来,在对真山实水的切身感悟中,消化从古人那里学来的传统技法经验。他的写生作品,多以表现其家乡皖南乡村山野小景为主。垂柳依依傍篱墙,桨声欸乃泛波光;霏霏好雨,山野深处着几点桃花……他以写意的笔法把山乡水村那特有的丰饶、明丽、生意盎然的意境表现的恰倒好处。他的画以湿笔晕化水墨见长,那如雨水瞬间神秘降临了的宁静的水乡,清辉撩起河流艳丽的眼神,青砖灰瓦间婆娑柳阴、小桥船影,都体现了作者寂然的心境,散发着空明澹远的气韵。

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美学命题对审美意象作了高度的概括:外以“造化”为师,内以“心源”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既肯定了“师造化”、“师自然”的重要性,同时又指出主体的创造性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对自然山水作直接的多角度的审美观照,才能在作品中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再现。周扬波正是沿袭一条,从古人笔墨的用意上去探究表现自然造化的规律,并借助古法来发展自己的艺术表现力的道路。气韵本乎游心——家乡的山水在儿时似乎是见惯了的寻常景象,时至儿立之年的周扬波,却在心底滋长出别样的风物景致,这些成为他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
周扬波的山水画意境清旷润泽,他的作品往往在树丛间的幽深隐晦间,峰峦叠嶂,岚气缭绕,或烟云流岚,使画面散发出深邃神秘的意境,意态生动,意味盎然。画中山峰充溢着欲升之势,既挺耸又深远,既飘逸又俊秀,气势浩然,空间感强。山的形态,以线框勾示,岩石纹理,长线条的皴法和点苔法为用笔表现的要素,远山取“米点”法,氤氲空蒙,水墨淋漓。笔墨技法,以水墨渲染为主,追求云烟氤氲、淋漓湿润的效果,正如杜甫说的“元气淋漓障犹湿”。在笔墨上,以洒脱灵动的线条,交替使用大面积的淡墨渲染,以墨气代笔意,染、擦、破墨、积墨等种种手段,水墨交融,有力地发挥了其表达感情、状物写意的功能。

受西方绘画透视关系的影响,周扬波有意识地使“实”与“虚”表现手法在自己的画作中实现通透空灵,幽明融潜的艺术效果。构图疏朗简括,笔锋劲利,稳健清脱,意境潇瑟寒荒,空灵闲适,自然生动的笔法中隐现灵活的墨气,笔法、墨气互为隐显,浑然一体。皖南山水植被繁茂,水气洇湿,烟云连绵,使人“人欣欣”,他虚灵繁密的笔墨,和冲淡平和的画境与所表现的情景相应和。“境不自生,因心故现”,禅宗认为万境由心所生,心有造境的,只有内心的清净才能做到取境的清净。

笔墨在中国画中有着独特的审美意义,黄宾虹说:“何谓气韵?气韵之生,由于笔墨,用笔用墨未得其法,则气韵无由显露。论者往往以气韵为难言,遂谓气韵非画法,气韵生动,全属灵性……气韵生动,舍笔墨无由知之矣。” 周扬波的笔墨轻灵、干净,散发着幽静淡雅的清气,我们甚至可以用“澄澹明净”来形容他笔墨的特点。这种“澄澹明净”所营造出来的意境往往都散发着幽静淡雅的静谧,静谧的山水意境更显得空明、悠远。笔墨与画家的审美格调乃至风格、情感、个性都有密切关系,宗白华曾经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

境界是人格的体现,是学养的体现。邓椿曾说:“画者文之极也”。文人画讲意气,强调“得意忘形”,以“气韵生动”为最高的审美标准。但是画中有无气韵主要来之于画家人品的高下,而人品的高下又在于个人知识、才情、道德、阅历、气节等综合素养。事实上画之意气、气韵就是画家人格、思想、才情的灌注和表现。山水画讲因心造境,都是强调心的作用,静观自得,静观是种精神。也正是有了这些,才能在静观中将自然中的一山一水,用一条线、一方空间、一种笔法升华为一种境界。周扬波承庭训之优,谦逊笃学,正值而立壮年,又能秉承家学,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自勉,养浩然之气于胸中。于书画之道,假以时日,将必有大成。

2015年6月于京华

苟有新变,足以代雄!——周扬波山水画评析

曹大维

南朝肖子云云:“苟无新变,何以代雄”。数千年来,中国艺术家立足于此,踏着前人足迹,探寻未竟之境,造就了中国画艺术的蔚为大观和辉煌成就,延续了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生生不息。时代发展到今天,立足传承与创新,保持中国画艺术的生命活力,仍是众多有责任担当,有开拓意识的中国艺术家的根本追求。
十二届全国美展之后,中国艺术界一篇唏嘘之声。除大多作品偏重制作技巧,忽视笔墨精神的现象让人大跌眼镜外,六成左右的中国画作品无书,无诗亦让人颇感意外。很少的一部分作品虽然有书法、有诗作,却难以让人一睹欣然。这对于注重诗、书、画为一体的中国画而言,不能不说是一种很现实、很无奈的遗憾。现实说明,举世浮躁已经无法让书桌、画案安安静静,众多急功近利的中国书画家们亦无法泰然自若的埋头于书桌、画案推敲诗行,润泽笔墨。不自觉的背叛了中国画艺术,背叛了中国文化。由是,反感和忧虑成为当代众多视艺术为生命前辈艺术家的一致心情。他们一方面反感中国艺术家的急功急利,一方面担忧传统中国画艺术后继乏人。的确如此,作为诗、书、画、印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当代中国画暴露的缺陷足已让我们抚腕叹息。
好在,在艺术界近乎集体浮躁的今天,总有一些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责任担当的艺术家拒绝平庸,心如止水、一丝不苟的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孜孜不倦的探寻中国画艺术的未竟之境,试图破壁创新。
周扬波就是其中一位,自9岁起就在其父周逢俊先生的指导下,踏踏实实、亦步亦趋的描摹前贤书画,研习古今画论,遍访名山大川。于今,刚过而立之年就已经羽翼渐丰,展翅欲飞了。不论是山水、还是花鸟,乃至诗词歌赋均堪可圈可点,表现出和其年龄极不相称的老道和成熟。
“画如其人”。沉静、俊秀、洒脱、聪慧是我对周扬波先生的第一印象,相处日久,这一印象更加深刻。他的山水画也是如此,师古法而有新变,承家学而不囿于斯,出于造化而精于取舍,立意高远、笔墨精干而气韵生动。无论是他笔下的江南烟云缥缈,还是塞北冷峻苍茫,皆阳刚之中含阴柔,峻利中蕴浑厚。使人一望而喜,再望而思。足可让人抚掌而赞:苟有新变,足以代雄!
“气韵生动”是中国画追求的最高境界。达此境界者需要两个先天条件:一谓天性,二谓学养。很多艺术家终身探索而不能降燥免俗,此正所谓古人所言:“气韵不可学,乃生而得之”。刚过而立之年的周扬波很幸运,生于江南,赋予了他沉静、温和,灵秀的气质;家学渊源,奠定了他扎实的笔墨功底,文化底蕴。持续多年的中央美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系统学习、锻炼,也使他对中国画的认识和实践达到了一个让人羡慕的高度。
“取法乎上,饱游沃观”是周逢俊教授奉行的艺术之道。艺术实践中,他不仅强调追前贤,师造化,更为推崇画室之外的艺术探索与才情修炼。所以,审视周扬波的绘画艺术,我们不仅可以发现范、荆、关、董、巨、龚等前贤诸家影子,还能看到其父周逢俊先生洒脱、俊逸的笔墨之法,诗风词韵,更能体会到院派扎实、严谨的写生功底。正是这种“取法乎上,饱游沃观”的磨砺,使他丰富了笔墨技巧,完善了绘画艺术的精神内核。表现在作品中,则体现出一种“画之景外意”和“画之意外妙”的笔墨意趣和文人情怀。
就其绘画的审美取向而言,他笔下的美固守的是传统基石,强调的是笔墨韵味,追求的是情感张力。所以,在他的笔下,草树百态有生气,雨雾蒸腾有逸气,峰峦叠嶂有灵气,流水激湍有静气。立足传统的创作审美取向,虽然少了些追赶时髦的翻新花样,但一笔不敢减其力,万笔不敢舍其精,展现的是经典艺术精神和东方水墨艺术的风流雅韵。
也正是这种旷达、俊逸的审美体验与艺术风格,扬波的绘画艺术近年来得到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与赞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性大展并获奖。如:《溪山秋色》、《寒山转苍翠》两幅作品连续入选中国美协首届、二届“菜乡情”名家邀请展;《银屏山秋韵》入选中国美协第二届齐白石国际文化艺术界书画展并获优秀奖;《夏山隐暑图》入选中国美协“长江颂”中国画提名展并获优秀奖。
近两年来,扬波更是像中国画坛一匹狂飙的黑马,以绝对优势连续入选各类大展,格外惹人关注。如2014年6月入选中国国家画院青年邀请展;2014年10月入选“画坛新势力,水墨七零后”名家邀请展;2015年元月入选“笔下乾坤——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国画名家”作品展;2015年4月入选“笔墨之道——水墨名家邀请展”;2015年5月入选“致青春”——当代优秀青年画家作品展;2015年5月入选“亚洲春季020——让艺术回归大众”公益主题联展。
荣誉也许并不是一个优秀艺术家所渴望的,作品才是艺术家真正的精神家园。透过周扬波的作品,我们发现不甘流于时俗,守望传统文脉,拒绝沦为平庸才是周扬波先生真正的艺术追求。

“藏山于山,藏川于川,藏天下于天下,有大力者负之而趋”。中国画艺术在当代遭际大面积平庸虽然让人为之焦虑,但毕竟是局部的,仍有能者有志于扛鼎拒庸。和诸多前辈对中国画前景黯淡,后继乏人的忧心忡忡不同,我则对中国画的未来发展充满憧憬。因为,有周逢俊、周扬波父子以及众多对中国画心存敬畏、继往开来的优秀艺术家的默默努力,中国画艺术一定不会在当代陷入整体平庸,一定会在新的时代续写新的篇章,展示新的魅力。

自 序
(一)家学熏陶

那时,我住在家乡小城一隅。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的画室很小且简陋,两旁书架上凌乱的摆放着画册、各种文学书刊,墙壁上挂满了字画,别看屋小拥挤,这里却是我童年的乐园。“淘气”的我常在画室里乱笔涂鸦,父亲的许多习作都让我过了一把“酣畅淋漓”的瘾,父亲不但不生气而且在一旁叫好鼓励我。
可因为各种原因我却没有学画。
十八岁那一年我入伍来到北京,那时,父亲作为一名“北漂”画家在京城已经小有名气,但我看到父亲为了画画呕心沥血,就觉得当艺术家太苦,看不到前途。正当我茫然不知所向时,一次部队的书画大奖赛改变了我的看法。我的作品在战友的怂恿下交了上去,不料竟然荣获了二等奖,部队的领导觉得我画画有天赋,鼓励我坚持画下去。

(二)从“骂声中”成长

后来退伍在家跟随父亲潜心研习山水期间,从临摹古画到写生创作,父亲对我的严厉超出了想象,常常画到凌晨1、2点只要他还未放笔,就不允许我有一丝疲惫的状态,一次我没忍住打了一个长长的哈欠,他便劈头盖脸的一顿呵斥。早上他是坚决不允许我起床在他之后的,所以我几乎每天早上只要一听到他咳嗽的声音,都是他即将要起床的信号,那也就意味着我要迅速的起床练字了。每次的作品无论好坏他都能挑出毛病来对我“教导”一番,那时候,其他亲朋好友都觉得父亲对我的管教太过严厉,我自己也感到非常的压抑和痛苦,可是就在那三、五年里我的进步确实是非常的大,同学们见到我的作品都刮目相看了。从二十岁到三十岁期间在父亲的指导下,我先后临摹范宽、李成、黄子久、倪云林、石涛、龚贤等历代名家的作品,书法以临摹二王为主及唐宋诸家之名帖。后来,于中央美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之书法学院深造,得到王镛、陈平、崔晓东等诸名家指点。记得有一次,父亲到中国画院来做交流展览,我们班主任上前跟父亲说:“周老师啊,我们班上也有一个安徽籍的同学颇有绘画天赋,前段时间他临摹了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可是惊艳了大伙儿啊,等会儿他来了我介绍你们认识一下。”父亲一听就知道他说的那位老乡画家是谁了,故作惊讶状:“呵,家乡出了个能画能写的小伙子我倒想见识见识。”一会儿我出现在班主任和父亲面前时,父亲调侃道:“噢!你说的班上那个厉害的同学就是这个年轻人?!哈哈哈,我对他太熟悉了……”这时,我顿觉慈父的爱是深沉的,看不到的,且严厉甚至让人误解的。看着父亲,敬爱知心油然而生。
这期间创作的《溪山秋色》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菜乡情名家邀请展; 作品《夏山隐暑》参加中国美协举办的首届长江颂名家邀请展并获优秀奖;作品《秋山清韵》入选北京美协举办的美好家园全国书画展;作品《皖峰叠翠》、《溪山隐居》入选内蒙古中国画名家邀请展。本来趁胜追击我就可以在26岁之前拿到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证,成为众所期盼的那样——年纪轻轻就在国家级的专业平台有那么“一席之地”。正当我飘飘然的时候,父亲又一次的“教诲”犹如瓢泼大雨浇了下来,我被告知未来几年除非我的绘画水平达到一定水平和境界,否则未经他允许时不可以参加那些“制作”的所谓“主题大展”。“如果把获得中国美协会员当作奋斗的目标,就不要干这行!”更不可以外出走穴、出售自己不成熟的作品。
(三)一路走来一路思考:

学画让我感到艺术具有与宗教同样的功能,便是让人心归于澄明和至善。也感激父亲一路的教导让我明白:一个浮躁的人,一个功利心很强的人,一个急于求成的人,是永远无法深入到艺术的最深处的。
我希望循着前贤之路先打进去,慢慢的积累着知识,奋力读书,再走出自己的路,走向未来,走向成熟。学习经典,个性追求,注定我这辈子该是个“劳碌命”了。多年来的学习实践让我明白:只有当一个人的思想、品质、境界、修养、追求、德行、审美、认识等都达到笔墨精神内蕴一个较高层面时,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我知道这事急不得!
我担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周逢俊诗境山水画高研班助教已第四期了,根据教学经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我将近年写生及创作作品出一本集子,这也是我的第一本画集,算作一次学习的里程碑吧,恭揖以待方家斧正。

2015年7月 周